立足實踐,貼近生活
——法律一系模擬法庭審判實踐活動
本網訊
此次模擬法庭活動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為預賽,由各班為單位組織模擬法庭。第二階段為表演賽,從預賽中選出的優秀選手進行模擬審判表演賽。
活動于11月初就開始籌備。由法律一系11中隊輔導員、班主任組成“模擬法庭活動小組”,并對成員做了具體分工。為讓學生充分掌握刑、民事審判的庭審過程,對實際法官判案有個直觀了解,指導老師王汝惠、楊曉雯、楊璐娜分別組織學生前往廬陽區人民法院、高新區人民法院及蜀山區人民法院進行實案觀摩。經過近一月的訴訟文書制作、演練,到11月底,各班都圓滿完成了整個模擬審判視頻錄像。評委們通過播放錄像、審閱法律文書材料,從中選出優秀隊員,進入活動的第二階段。又經過近半個月的演練,最終于12月24日下午,為法律一系老師和同學奉獻了一場精彩的模擬審判表演。
庭審中,圍繞“畬族風情”作品著作權歸屬,原被告及其代理人針鋒相對各自舉出有力證據主張爭議作品歸屬自己的理由。庭審經過舉證質證、法庭辯論、合議庭評議后,由審判長鄭重做出權威判斷。整個庭審過程持續四十分鐘,各參賽隊員在庭審中發揮得都比較出色。
庭審結束,第三教研室主任張文勝老師為這場表演賽做了點評。張老師熱情洋溢贊揚了參賽同學的優秀表現,肯定了成績的同時也指出了模擬審判中的一些不足,使同學們了解到模擬審判與真實的法庭審判的距離,激勵同學們今后更加努力地學習法律知識并更好地運用到實踐中去。
鄭主任最后做總結性講話,他高度贊揚這次11中隊組織的模擬法庭審判實踐活動。他說,這次活動是法律事務專業實踐教學活動的有益嘗試,既是對課堂理論教學的一次實踐檢驗,又是當前高職法律教育改革的完美體現,他希望法律專業的同學們以此為契機,積極參加類似的實踐活動,將其課堂所學運用到實際當中,活學活用,提高自身運用法學理論和法律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
賽后,同學們紛紛表示,這次活動收獲良多。通過觀看這場表演賽,切實懂得著作權受到侵犯該怎么處理;單位能否將其職工的作品無條件使用以及職務作品的著作權如何得到法律的維護等等,認識到課堂上的理論知識只有通過實際案例品析才能真正得以理解和掌握。
圖為我系11年級學生在進行模擬審判活動——正在開庭
圖為獲獎同學合影留念